影評【電影】賈伯斯傳 心得

《賈伯斯傳》是史蒂夫·賈伯斯授權CNN和《時代雜誌》前高管沃爾特·艾薩克森撰寫的傳記。2015年由艾倫·索金編劇、丹尼·鮑伊執導、麥可·法斯賓達主演的同名電影上映。

雖然賈伯斯的故事廣為人知,卻也是透過這個影片,讓我們真實的看到這些成功故事背後的失敗和嘗試過程。在影片內賈伯斯如同凡人一樣的掙扎、蛻變的心路歷程更加具體的展現在我們面前。

其中,電影中我有三點想要更針對的討論:

首先在片頭,賈伯斯對於生自己的父母不諒解,然後又在23歲時發現女朋友懷孕之後不願意接受(儘管有DNA親子鑒定)卻又崩潰大哭且至死拒絕承認她是自己的女兒。

但之後蘋果最初期的產品卻是以他的女兒為名。鏡頭移到當賈伯斯「被離開」蘋果之後,卻又重新回去跟女兒共享天輪,讓人真的很好奇他對家庭的想法。

在麗莎的回憶錄中(除了麗莎以外,賈伯斯還有兩個子女),賈伯斯重病後,她意外收到了來自父親告解:「妳小的時候,我沒有花夠多時間陪妳。」「我應該要花時間的,現在一切都太遲了。」或許賈伯斯一直非常矛盾,不願意承認自己跟丟棄自己的父母一樣,又因為幼年缺乏父母關愛不知道要如何回應和對待子女。

第二,我們可以看到賈伯斯不只是企業家,卻更像「科學家」、「藝術家」。

他像藝術家一樣不願意妥協做「一般的」產品,他不願意屈就「不是完美、不夠直覺化」的產品,他要求所有細節都想要完美(從他對字體的要求、系統分類即可得知),同時我們也看到他將愛因斯坦的畫像掛在家裡四周,象徵他是一個突破現在世人框架的人,是一個天才。

也或許是他這種個性,讓蘋果的產品能夠在他的引導之下一直突破和創新。從 IPOD的大容量和直覺性操作(隨身聽)、智慧手機虛擬鍵盤的改革、麥金塔電腦圖像化操作……,他說:「我們不需要跟在微軟、IBM後面,因為蘋果不一樣」,他勇於挑戰那些「不可能」和「創新和不同」才是他成為這一代科技巨人的原因。

我也特別喜歡他在影片最後提到的一段話:

“Here’s to the crazy ones, the misfits, the rebels, the troublemakers, the round pegs in the square holes … the ones who see things differently — they’re not fond of rules, and they have no respect for the status quo. … You can quote them, disagree with them, glorify or vilify them, but the only thing you can’t do is ignore them because they change things. … They push the human race forward, and while some may see them as the crazy ones, we see genius, because the people who are crazy enough to think that they can change the world, are the ones who do.”

因為這些「瘋狂的人」才是我們社會的重要的推手!

第三,我想探討他如何跟他「創業夥伴」的相處

大部分創業夥伴大多離他而去,或許是因為「理念不合」、「跟不上產品速度」……他不在乎別人如何看待他的冷血,他只在乎這個夥伴是不是真的能對這個產品有利。

他看事務的理性事實勝過於情感(甚至有點冷血),他認為就算是老夥伴,但如果你對產品的貢獻有限,那你一股也拿不到。然而,他也非常惜才,在創建麥金塔的小組時,他只找那些有使命、有才華的人,也願意傾聽他們的想法。

他在談判時也一貫他的風格 — — 野心、直切重點、有自信。用產品讓消費者驚艷而決定下單和使用他的產品。

在影片最後,我們看到再回歸蘋果之後,他似乎變了 — — 他變得更加圓滑,但當我們看到他在處理元老級的主管時又回歸他的本質 — — 他不會因為情面而停下的腳步,他專注於產品,並對目標非常清楚,只是他不會友善的對待和處理「人際問題」而已。

賈伯斯傳不只是一個偉人的電影傳記而已,它是所有人的人生縮影。我們每天都在學著如何跟童年(家庭背景)所帶給我們的傷害和解;學著應對當世界跟我們的理念不合時該怎麼辦;學著舒服的和人們相處;學著貫徹自己的想法……

你的鼓勵是我寫文章最大的動力!🤗💕

--

--